我是学霸,没有目标,是不是就是空心病?

2021-08-19

大米老师常常都会问我:学习是为了什么?是什么驱动着你一直学习以致考上211大学?是什么动力让你一直都坚持这么做?


我想我的动力来源于父母或者是社会上的一些期待吧。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都是以前学校里面常听到老师说的话。当我开始进入社会的时候,这个动力反而减弱或者消失了。


考上211大学在大多数人看来已经算是比较成功的了,至少在18岁以前这个阶段是比较成功的。


但其实我好像没有特别有成功的感觉,也没有很充实的感觉。就仅仅是觉得比较开心。收到录取通知书也没有想象中兴奋。


反而上大学之后会觉得比较迷惘,不知道该干什么,好像都没有目标,只是每天去上课。


看着同学们有着清晰的规划,以后当心理老师,当心理咨询师,或者去搞科研,有着各样的梦想。


我感觉自己就好像机器人一样,没有了指令就停滞了,不会动了。


在中小学我的动力或许有来自父母的期待,有来自社会的期待。这时候依靠这些外部的动力我是可以慢慢前进。


但是一到了大学这个地方我就变得不太能够前进。


大学是个与社会规则接壤的地方,大家都称它为小社会。在大学里面真的是靠自己的,不会再有老师和父母那样每天敦促着学习,顶多老师也只是说你两句要认真学习之类的,老师也忙,有自己的项目要做。


在这种要靠自己的动力地方,我就好像使不上力了,包括出来工作了,好像也没有目标。


学习为了什么?工作为了什么?活着为了什么?到现在也答不上来。以前好像一直都是靠外部动力活着前进,现在没有了外部动力,就没法前进了。


这种状态让我联想到了“假自体”这个概念。


人虽然活着,但是感受不到快乐,充实,就好像失去了与自己的链接。


有一个词跟这个很相近,空心病。


就好像你能看到这个人,他也活得挺好的,但是他的内心空洞,没有活力,没有感受。


与“假自体”对应的就是“真自体”,活得充实,自在,有真实的体验。


假自体最早是由英国精神分析大师温尼科特提出来的。从他的观点看,在自体发展中的环境发生了问题,母亲无法给婴儿塑造一个安全而包容的环境而使婴儿无法感受到自己"真实自体"的环境。


就比如孩子并不是很愿意学习,外部环境对不想学习这个想法,通过各种方式打击阻止,那孩子他就会隐藏起他真实的想法,变得愿意学习了。


但其实他内心还是不愿意,只是不得不顺从。这样可以获得环境的允许,可以活下去,但是他却压抑了自己真实的体验。各种各样的想法被压抑,隐藏了,这就形成了假自体。


这样的孩子往往还蛮讨喜的,乖巧,听话,不惹事,也认真学习,父母老师都觉得省心。到了青春期,这样的孩子也很少会叛逆。但是到了一定年龄他们就会遇到不少问题。


北大徐凯文老师就曾指出,有不少的北大学生都有“空心病”,他们成绩优异,但是心理问题也不少。等到要自己使力的时候,就会出现障碍。虽然我没能考上北大,但是我觉得我跟他们都一样,有着同样的困境。


那如何找回真的自体?如何再次产生与真正的自己的链接呢?


第一,寻找自己的感觉。


想一想自己做什么事情是有感觉的呢?比如说跳舞,或者是做蛋糕,或者是打篮球等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式,重要的是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有感觉,有动力。这样的事情就可以多做,多体验,让自己的感觉慢慢回来。


第二,及时表达自己的情绪。


遇到一些情绪的时候,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学会及时表达,不压抑在心中。当我们在表达自己的情绪的时候,我们也是在与真实的自己进行链接。


这也是我去接受心理咨询的原因,寻找意义,寻找自体,在咨询师的帮助下重新建立与自己的链接。


我在回溯自己的经历的时候也可以发现一些力量,比如我大学的时候虽然没有目标,过得比较浑浑噩噩,但也是有去参与一些社团活动。参加过方案设计大赛,获得过一等奖。在社团也当过一把手,也获得过优秀学生干部之类的奖项。


这些经历我是可以从中寻找到力量,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是有感觉的,那时候是觉得自己比较有活力,有想法。


我相信我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找回自己的真实自体。


希望我的经历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也希望有与我有相同经历的人能够找回自己,活出自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