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生活太累,不妨试试这些方法

2022-05-24

前言 .


人生,累是一种常态。有的时候,同样的努力,不一定会得到同样的结果,学会看淡一些,同时运用一些心理学小知识,有时会对化解我们“累”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一瓦


会点进来看的朋友,我想你,或者你身边肯定有人,总是觉得“有点累”了吧。

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外界的因素,例如职场人员为了碎钱几两,在公司被上司PUA,被乙方无限次鸡蛋里挑骨头;

家长们既想孩子们身强力壮,身心健康,又想孩子们光宗耀祖,在学业上事业上取得成就,还要担忧孩子们是否能成家立业;

小孩们要面对父母的“奇怪”信条,又要面对激烈的同辈竞争,还要思考自己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未来。

本来每个年龄段、每个角色都已经赋予了我们这样那样的任务和压力了,偏偏最近几年的疫情雪上加霜,竞争持续加大,以前踮脚尖就能够到的目标,现在好像拼尽全力都不一定够得着。


任务已经很重了,白天的事情好像总是不能很好完成,晚上睡不着,影响了第二天的表现,如此恶性循环,只能麻木地完成任务,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休息,稍微有点时间去感受和表达自我,就是“我很累”


Part 01

心累才是生活常态


很累了,不能再增添新的任务和压力了。
很累了,别来烦我。
很累了,可能我没有对家人足够好,可能有点坏脾气,但是也原谅我吧,毕竟我很累了。
很累,代表着拒绝,代表着放弃,代表着,没有更多力气了。

我也曾经天天很累,甚至于,我都不需要工作,我就已经累到起不了床,哄睡小孩,我也觉得好累,好心烦,一边焦虑地刷着手机,一边催促她睡觉,心里一边抱怨,怎么还不睡着,快点睡着呀,我才可以去休息。

可笑的是,对于我家小火箭而言,最有效的方法是,轻松地一起阅读,然后闭上眼睛一起休息,小火箭就会很快合眼入睡。

我老公哄睡小火箭,经常会哄到一起睡着,而我,经常是太想休息了,急迫到焦虑,以至于明明可以一起休息,我却紧绷着全身,没办法放松,没办法休息。

看见了吗?有时候不是没有时间休息,而是明明可以休息,我们却“选择”不休息。

Part 02

“累”的生理机制


现在,我已经艰难撑过了那个不明智的时期了,现在的我,每天都有充沛的活力,起床的时候已经感受到心情澎湃,心里快速计算今天的任务,就算是安排满了任务,也会快乐地去完成。

这些任务有脑力劳动,也有体力劳动,可能上午在写稿,下午在自己开的披萨店里做披萨,晚上回去照顾我可爱的小魔王,当我躺下床的那刻,可能肌肉酸痛,但我知道很快就会恢复,会为了明天拥有新的活力而感到开心。

后来,在一个时期里,我老公也经历了“很累”的过程,甚至连睡三天,越睡越累,以至于上三级楼梯(注意,是三级,不是三层楼的楼梯)他都感到筋疲力尽。

我经历过这种感觉,我很想帮助他,于是我去找相关的书籍。

我找到的这本书,书名是《疲劳自救手册》,里面有不少让我获益良多的观点。

其实总是觉得很累,是有一个名字的,叫“慢性疲劳综合症”,其表现为肌肉或关节疼痛、喉咙痛、头痛、四肢发麻、头晕、对光线和噪声敏感、思维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语言组织能力下降、睡眠问题、对咖啡酒精等更敏感(不耐受)、消化功能紊乱(腹胀、恶心、食欲不振)。

然而这个症也叫“神经衰弱”。可能这样就比较好理解,我们的神经就像是一条橡皮筋,健康的神经有足够的伸展能力,而处于病态的神经,已经绷紧了,而且很脆弱,好像只要稍微受到刺激,就已经到达了神经可承受的临界点。

那么,是什么导致神经衰弱呢?

答案是,大病初愈或生活中的重大变故后,身体需要休息,我们却一意孤行过度劳役我们身体,或者是我们给自己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又或者,身体过度休息了。

用进废退,如果你不使用你的身体,你的身体就认定你只需要一点点精力,如果你需要用到更多精力,你的身体当然会抗议。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老公越睡越累,他陷入了“疲劳——休息过多——身体机能退化——疲劳”的恶性循环,必须尽快跳出来。

Part 03

应对心累如何自救


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长期的劳累感,不单单在于睡多少或者活动量的大小,而在于,睡眠与活动量的匹配度。

于是我们就有了“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自救对策——稳定睡眠和活动水平,训练我们的身体,以匹配我们需要的活动量。

具体分为几个阶段:

了解自己的睡眠模式


可以找个有空格的日历,记录下自己每天几点入睡,几点起床,每天进行的活动大概都有些什么?例如,学习、工作、运动内容和持续时间。

制定睡眠的方案


第一个阶段我们已经了解了我们的作息习惯,第二步,需要让作息习惯和活动水平匹配。

我们需要检查每天的活动是否稳定?还是有时候一天完全没有活动,然后却有一天需要进行大量剧烈运动?如果是的话,我们需要进行调节,使每天的活动量都差不多。

而为了让我们身体状态稳定,我们需要每天在稳定的时间入睡和起床。

一开始是很难执行的,就算不能同一时间入睡,也要保证起床时间的稳定,白天不能补觉,补觉会影响晚上的入睡。

如果一开始感到累,要坚持下去,几天之后身体就会习惯。

当我们习惯了这样的作息和活动量,我们就能增强活动量,例如学习一个新技能、增加一个新任务、加快完成任务的速度等。

试着训练注意力

当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活动量和作息习惯,我相信,我们已经对自己开始建立信心,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更好的掌控感了。

这个时候,可以对自己的注意力进行训练,只要感到焦虑,让自己马上把注意力转移到别处。

对注意力的训练很好玩,就是让自己用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和听觉几个方面描述一个简单任务,例如刷牙,要描述出牙膏的质感,泡泡在嘴巴里的感觉,牙刷碰到牙齿的感觉。

这样的感觉能够让我们快速把注意力集中到某处,在做饭、浇花、扫地的时候都能训练自己的这个能力。

接下来,如果你和父母吵架了,就不需要不断反刍父母的负面话语,而开始喝水,并专注于“我拿着一个黑白色的咖啡杯,咖啡杯的把手很大,杯中的水非常清澈,冰块的在水中慢慢融化,当我慢慢喝水,我感到冰冷的水触碰到我的舌头,流入我的食道,并慢慢变暖。”

也许几次吧,你就会发现离开这种不必要的焦虑感真是快乐无边。

改变自己的错误认知


上一个阶段是从焦虑逃离,当你能轻松逃离,你就该回来,正面面对它,并且用你的力量对抗,用新的想法去替代让你焦虑的想法,可能是一个耗时很长的过程,但练习越多,你就会变得越轻松。

那些过去压得你透不过气的想法,现在将被你轻易压碎,想象一下,之前的你是被稻草压着的骆驼,总是在害怕最后一根稻草也要掉落,而现在你是一个巨人,你踩着这些稻草,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丝毫不受影响。

具体做法是:

首先写下引起不良情绪的事件与我们的想法和感觉,例如:


事件:需要找一份新工作

情绪焦虑 80%

无益想法我永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别人都比我厉害。(相信程度:70%)

然后,想象这个想法产生了什么后果?我还可以有什么想法?我的好友或者我最欣赏的人,在面对这件事的时候,可能会有什么想法?

把你认为最好的想法写在旁边,重新估计你的感觉。这时候,只要我们少了一点负面感觉,就算是一点进步,我们都应该记下来,并写下“能让自己感觉好一点的行动计划”。

例如:
新想法:我在这个行业沉浸8年,积累了十分实用的技能和管理能力(相信程度:75%)
情绪:焦虑30%

心理学家们多年来归纳了常见的无益想法类型:非黑即白、过度泛化、忽略积极面、“应该”、灾难化、情绪推理、贴标签、心理滤除、读心、个人化、视野狭隘、预测未来(消极假设)。

想法影响行为和感觉,随之又会影响结果。当我们用更积极的想法去面对问题,我相信,从第一次开始,我们就已经从恶性循环出来,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最后,要知道当一个人总是疲劳,的确是很难做出改变的,所以,大家可以跟身边的家人朋友多谈谈,寻求多点支持,而对自己,也需要更多鼓励,例如,每天睡前列下今天完成的三个任务,作为对自己成就的庆祝。

没有必做不可的任务,没有绝对的好的标准,衷心希望大家都能更加了解和关爱自己,以自己最舒适的方式前行。




上一篇:别让“懂事”,压抑了孩子的天性

下一篇:女性要想独立自信,必须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