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懂事”,压抑了孩子的天性

2022-05-28

前言 2022-5-26

大家好,这里是一米心理问答室第80期。本期由一米心理创始人巩梅老师回答。


如果您有自己的困惑,可以在一米心理教育中心公众号下方菜单找到“向米提问”


如果您的问题被选中,我们将在下一期一米心理问答室中为大家呈现。

匿名提问:

小时候孩子很一直很听话,很懂事,但长大后孩子开始变了个样,开始变得抗拒,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咨询师回复:


让我们回想回想,小时候听到父母对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可能有些人不假思索地就可以回答道:听话,懂事,学习成绩好,不吵不闹……

小时候一直把父母的夸奖,当作自己的最高荣誉。不论是父母还是其他人一旦夸赞我们“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就可能好几天都会有着满满的自豪感。一直以来我也都认为,受到他人的夸赞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到成年以后,我也一直都是这样认为的。只要是夸孩子,就是好的,夸孩子是为了帮孩子建立自信,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也自然而然地一旦孩子的行为符合我们的期待的时候,我就会奖励孩子,同时口头上也会用:“你很懂事”,“你很听话”,“你很棒”等等,这类的语言去夸赞孩子。



作为一位父母,要求一个孩子懂事似乎再正常不过。“懂事”作为一个褒义词好像也从未被质疑过。

直到当我真正去从事儿童心理咨询工作,在接触大量儿童青少年的个案的这十多年中,我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我逐渐开始变得不那么能理解为什么家长们总是夸自己的孩子:“你很懂事”,“你很听话”(无论大事还是小事)。

我自己也开始反思,孩子们真的是越听话越好吗?家长们真的需要那么听话的孩子吗?



01
为什么孩子不能太懂事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个曾经火遍广州宝妈圈的一名宝爸的故事:

有一个爸爸,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和自己的妻子离婚,离婚后孩子是跟着他的。

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他辞去了自己的企业高管的工作,全身心地带孩子;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更开心的童年,用手工制作两百多个玩具;同时花了很多时间带着孩子游玩,用摄像机记录孩子的点点滴滴,专门给孩子拍的照片超过二十多万张。

然而不出所料,孩子从小就很聪明,直到高中孩子的学习成绩都特别好,在高中就获得学校的全额奖学金,并且在高考的时候考入了美国的常春藤名校。

正当很多事情都向着好的地方发展,然而就当他进入大学,一切却戛然而止,他自杀了!

这就是留美学霸张一得的故事,在我们眼中一得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听话,懂事,学习成绩优秀,在我们眼中的乖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悲剧?

其实,我想说的小孩子的“懂事”,往往是他们向大人示好的表现:从来不说喜欢,从来不说渴望;不争不吵不闹,把难过和委屈习惯性的埋藏在自己的心里。这样的后果就是,他们总是戴着面具,即使在最亲近的人的面前。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提出过“真自我”“假自我”的概念。

真自我指的是一个人的自我以自己感受为中心而构建,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价值感。

而假自我指的是一个人的自我以他人感受为中心而构建,一旦感到自己的行为令他人失望,自我价值感便降到极低!

而懂事的孩子非常容易形成一个“假自我”。他们习惯了满足他人的要求和意愿,却忽略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需求,表面看似很平静,可他们的内心却并不快乐!


02

“懂事”的孩子有几种表现

可能很多家长就会疑惑,作为家长的我们怎么知道孩子是否是过分“懂事”,而怎么去辨别呢?

家长们可以通过这两点来辨别孩子是不是过于“懂事”:

1.不敢在大人面前任性、放肆,不敢对抗权威

以前我接触过这样一个孩子,小A,一直以来都是和父母一起生活,但他特别调皮,难以管教,上窜下跳喜欢捉弄别人。

由于工作原因,父母没办法,只好妥协把孩子送回老家。而当再次遇到这个孩子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孩子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这个孩子给我的感觉就是做任何事都是畏手畏脚,看大人的脸色,只有得到了大人的同意,才会主动做一些事情。我不禁感叹:这哪是孩子啊,这明明是一个“大人”!

有一次,我抓住机会想问问孩子几岁,但孩子有点结结巴巴的回答道:”我6岁了”,而旁边听到这句话的奶奶,立马跑过来大喝到:“你连你的年龄都不知道了吗?我平常是怎么教你的,你现在已经6岁半了。”当我听到奶奶的回答后,我就明白了孩子的转变为何那么大了。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一类过分“懂事”的孩子。

2.处处迎合讨好大人,不惜忽视自己的感受

生活中家长把孩子的“懂事”看得理所当然。然而,太懂事的孩子,真的没糖吃;太懂事的孩子,可能一生都不太快乐。

他们用尽心思让身边的人高兴,处处迎合讨好他人,希望以此来避免一切麻烦,却往往没有勇气表达真正的自己。

在我从事儿童心理咨询师这那么多年来,我发现很多时候孩子出现这种问题究其原因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的沟通模式出现问题。

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夸”孩子,给孩子贴上“懂事”的标签,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教子有方”,事实证明这只会抑制了孩子的天性。

直到孩子再大一点后,父母开始控制孩子,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孩子,用自己的经验来为孩子铺路。可想而知这样的孩子内心可能极为脆弱,一旦遇到了点挫折,他们可能无法应对,最终通过伤害自己和伤害他人而爆发出来。



03
如何让“懂事”的孩子活出自己的精彩?

首先,要让孩子“不懂事”,在这里我们所说的“不懂事”并不是说要让孩子做一个调皮捣蛋,无理取闹的孩子,而是让孩子不要把懂事这件事放在一个比自己还重要的位置上。


具体家长们可以试着这样做:


1. 撕掉孩子身上“乖孩子”标签。生活中经常用“听话”“懂事”,这些词语挂在嘴边,无形之中家长们就会给孩子贴上“乖孩子”标签,并且不停地强化这个标签。作为家长的我们,是否想到,太懂事的孩子,其实他们是在压抑着自己内心的一些欲望,这些欲望仅仅因为贴上了“懂事”的标签而被深深地埋藏起来。试着给孩子更多选择的余地,不要用“懂事”禁锢他们。


2.降低对孩子的要求,试着给孩子“放肆”的童年。尤其是在孩子6岁前,要允许他按照成长规律发展自己,根据孩子自己的成长节奏,不要妨碍孩子健康、正常的自我探索道路。


3.更重要的是家长要摆好自己的心态。家长不要把自己年轻时没有实现的理想和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允许他按照自己的气质类型以及个人喜好,自然而然地发展自己。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更不是家长自我梦想的延续。

懂事的背后也许是深深的自卑。感觉自己随时都有可能失去,不敢对抗,所以一直活得小心翼翼。作为一个懂事的孩子,虽然从小收获了不少的称赞,但却丧失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该有的放肆和任性。很多在童年该尝试的东西,现在已经补不回来了。

所以,家长们除了夸自己的孩子懂事以外,请尝试给予他更多的温暖,给他一点任性的机会,让他有机会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