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故事 | 儿童心理疾病的治愈之道

2023-04-02
我和小雅的故事

心理的问题看不到摸不着,对于有着多年教育经历唯物论的我们而言,心理的问题或者疾病,没有经过科学的检测、看不到大脑细胞的变化,总是会对结果保持怀疑的态度。


我和小雅的故事


2018年我跟个案小雅进行工作,她当时每天做噩梦,失眠、吃不下东西、莫名其妙会流眼泪,很难高兴起来,对人际交往感到有压力,无法正常的生活。



第一次心理评估之后我发现小雅有严重的抑郁症,建议她去医院精神科就诊,在用药的基础上我跟她一起进行心理咨询的工作。在进行了十二次咨询的过程中,她已经停药了,并且症状也基本消失了。


今年距离咨询结束有四年了,了解到她的抑郁没有再复发,学习生活一切正常,我很为她开心。点击链接了解小雅的分享:我的孤独,你能懂!(qq.com)


那一次给我的震撼是非常巨大的。原本我以为人得了心理疾病就像弹簧失去了弹性,一旦得了,肯定要吃药住院治疗很久。



就像《变态心理学》书中提到的96%的患者参加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治疗研究(TADS)项目2年后已经被治愈,但是在治疗结束后已痊愈的患者中有接近一半在随后的5年中抑郁再次发作(Curry,Silva,Rohde,et al.,2011)


没想到的那根弹簧并没有失去弹性,不知道为什么弹不起来,需要特别的加持才能让它恢复原本的弹性。


在此之前我很少接重度抑郁症的个案。从那之后我又接了很多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双向情感障碍的个案。我发现了一些规律。


年龄越小的儿童,比如小学阶段患上了心理疾病,加上一对一的心理咨询辅导,病症可以更快地消失,并恢复健康的心理活动状态;




用药时间短的青少年或者刚开始用药的大学生,加上一对一的心理咨询辅导,可以更快的停止用药,并更快的恢复正常的心理活动状态。


用药三到五年或者五年以上的大学生或者成年人,加上一对一的心理咨询辅导,需要至少半年到一年的时候才能停止用药,并慢慢恢复正常的心理活动状态。


我很诧异的是,原来儿童青少年的个案,除了定期用药,在咨询关系一旦建立起来后,通过每周一次或两次固定的心理咨询安排,大部分症状竟然会消失不见。并且他们之后复发的可能性非常小


到底是什么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内在真实的、被压抑的、变形的痛苦终于有一天重见天日,咨询师开始感知那些痛彻心扉的过往,个案身上那些原本一动不动的、枯萎的、干涸的生命开始变得不一样,他会变得灵动、鲜活、温润起来。也许这才是每一个生命本来的样子。

当然感知不是言语上的表达说“我明白你的痛苦”,而是从内在的感受上和身体反应上跟个案当时的经历同步,那一刻也许世界会变得很安静,也许你只能听到个案的抽泣声,可能有短暂几分钟或者长达几十分钟的沉默时间。


心理疾病为什么能被治愈


心理疾病之所以被精神病学诊断和确认,更多是源于个体的社会功能受损。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定义了包括了心理障碍概念最基本的一些特征:


障碍是在个体身体内部出现的。


导致了个体痛苦或功能受损。


不是个体在其文化背景下对某一事件特定的反应。


主要不是与社会偏离或冲突的结果


借用《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里面给出的解释是,在非常规条件下,当心理活动变得相对失衡,而且对个人生存发展和稳定生活质量起着负面作用,这是的心理活动被称为“不健康心理活动”。不健康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



不健康心理活动的末端是心理疾病或者叫做心理障碍。


心理疾病也是一种处于严重动态失衡的心理活动,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可以变成动态平衡的健康心理。

文呢

为什么想起写这篇文章呢?


落笔的初衷源自一个特别触动我的个案。


他来咨询前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出现过头痛、呕吐的情况,被送去医院就诊,医生说他心跳太快了。父母带他去医院做心脏的彩超,并没有查出什么问题。



他去医院诊断是强迫症,除了用药,一直跟我进行心理咨询的工作。我跟他工作一个多月的时候,咨询之中有次特别明显的剧烈反应。


他进行的是沙盘游戏咨询,咨询开始进行没有多久,他看着我说自己不舒服,想吐,用眼神询问我是否可以。我把垃圾桶放到他面前,把纸巾放在他身边,他吐了一波。


恢复之后隔了一段时间又吐了一波,垃圾桶几乎装满了他的呕吐物。换上垃圾袋,给他倒了一杯温水后,我们的心理咨询继续进行。


在这次咨询之前他的状态是很稳定的,并且感觉的到他的状态越来越放松。我在猜测难道他是吃坏了东西吗?


咨询临近结束前他主动分享到,之前他的药吃完了去医院复查,医生给出的诊断是增加用药量。家人拿着医院开好的药回到家监督他按时吃药。



我猜想当他感受到自己的状态有好转,却被家人和医院否定的时候,那种说不出来的难受需要借助强烈的身体反应才出来。


我跟他工作了半年多时间,他的症状基本消失,行为表现恢复正常。我建议父母带孩子去医院复诊,目前的状态可以考虑停药。


父母带着孩子又去复诊,医生问孩子“你洗手的时候会不会看一下手掌”,孩子回答”会看“。医生说“你看你的症状还没有消失,心理疾病不可能好那么快,再继续吃药,按照惯例至少要三年”。父母对医生的医嘱认真的遵守。


我很无语,替个案感到难过。虽然我知道也许现在的他不会那么难过了,也许现在的他已经有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也许现在的他有了自己开始交往的朋友圈。


作为孩子日常陪伴和相处的家长,本应是最了解和熟悉孩子的人,不过现实中总会有很多因素干扰着家长走进孩子的内心。


无论怎样我们需要克服这些困难、我们需要具备对孩子状态好坏的感知力——就像晴雨表那样、我们需要懂得一些儿童心理知识,从而可以陪伴孩子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Ann M.Kring,Sheri L.Johnson,Gerald C.Davison,John M.Neale.变态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3.1
[2]郭念峰 虞积生.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