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故事|穿过黑暗,走向黎明

2024-01-06

当孩子出现明显心理问题,


家长会很焦虑“我该怎么办?我的孩子什么时候能好起来?能不能快点好起来?”


孩子也会担心“心理咨询师能不能帮到我?我的痛苦他真的理解吗?我都这样了,还能好吗?”


新手心理咨询师也会思量“他看起来很严重的样子,我真的能帮到这个孩子吗?多久能见效我心里没底。”

 

这样的经历我也有过。


多年前,有个孩子的家长找到我。对比我之前接过的个案,这个孩子的情况看起来比较严重。他不能跟同学、老师正常交流。你问他一件事,他会思考一阵,然后说他不记得了。他怕黑、怕鬼,晚上睡觉的时候要开着灯。


对他的情况我没有把握,家长说是一个很好的朋友推荐过来,让我尽力试一试,我只能硬着头皮上阵。


跟孩子做了一段时间心理咨询后,我发现他内心压抑着很多痛苦,他没法告知老师、没法告知同学、没法告知父母。他只能把痛苦偷偷藏在自己的身体里,每天甚至每时每刻在跟裹挟着他身体的痛苦做斗争。


慢慢的,他离周围人越来越远,学习越来越差,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不跟家人交流,请假不上学。



当我们一起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时候,最初我的内在也在挣扎。


他好像失忆对过去发生的事情“不知道”,怎么开展工作?


他好像失去了感觉问什么都说“无所谓”,怎么往下进行?


这种有心无力、有劲使不出来的感觉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我在新手执业的心理咨询过程中深有感触。


心理咨询的过程会穿行黑暗。


我坐在他开着的车子里,没有指引、没有地图、没有导航、外面漆黑一片。他跟随感觉开车,一会加油门,一会踩刹车,我不知道他要把车子开往哪里。当我坐在车上晕车不舒服,想要下车的时候,告诉自己稍微再忍耐一下。


好在他每周都会准时出现在咨询室,慢慢的,我们有了一些突破口。当他一点点把痛苦掏出来、慢慢清空,转变好像突然来袭。

 

黎明到来,会有三种情况出现:


从内在世界回归到外界现实

之前孩子聚焦在自己的困扰上,每次探讨好似在漫无目的的深海遨游,他带着我一会飘到这里,一会飘到那里。(让孩子的言论自由飘荡很有意义,这是他当下最需要做的事情。也是现实中不被允许,在心理咨询室才能得到的接纳。)


现在他会分享日常生活正在发生的事情,分享事情发生的细节,有时候滔滔不绝。


从关注人性自私到关注人际温暖。

之前孩子谈及人际互动的时候,被他提及的是冷酷的老师、自私的同学。他记得每次被老师批评的怒火,他记得每次被同学孤立的难过,他记得每次在课堂没有回答出问题的难堪。


现在孩子会明白老师教育学生的良苦用心,他会记得同桌在课堂偷偷提醒自己的善意。


从主观到客观。

之前孩子看待事情很主观。当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会直接跑开。有一阵子他觉得都是他人的错,是他人对自己不够好。过一阵子他又觉得都是自己的错,是自己做的太差劲。


现在孩子有勇气站着对方面前说出事情的缘由。孩子能从客观的角度正反两面看待事情,他既能够看到对方做的不对的地方,也能意识到自己不足的地方。




转变并非突然发生,是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一点点起效。当孩子的内在从枯竭、到满足、到富足,就会出现由内而外的蜕变。这个过程对家庭、对孩子、对儿童心理咨询师都不容易。


有的时候,心理咨询被迫中断。


可能是孩子不想继续咨询,也可能是家长觉得孩子的咨询效果已经达成不需要继续,也可能是心理咨询师耐受不住选择放弃。


黎明并没有真正到来。孩子的心理问题会复发。


我们既要安抚家长的焦虑,又要跟孩子站在同一战线。我们既要让家长看到希望,又要让孩子产生信任。


儿童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和耐心,才能让家长放心,让孩子安心


形成稳定的咨询同盟,才有可能让儿童穿过黑暗,走向黎明。